发布时间:2025-05-04 点此:750次
岁末年初,广州海珠警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展开思维,将冲击管理电信网络欺诈违法作为当时最重要的作业任务之一,厚实推动“我为大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反诈预警劝止作业,全力压案挽损,看护大众“钱袋子”。近期,海珠警方接连及时劝止假充“公检法”欺诈,为上圈套大众挽回损失。
女子深陷假充“公检法”圈套,警方多点联动劝止
2022年12月27日17时43分,海珠区反诈中心接到广州市反诈中心下发的劝止预警指令:事主陈女士或许正在遭受假充“公检法”欺诈。
劝止员当即向事主发送防骗警示短信,并屡次拨打对方的电话,可是电话一向被拒接。劝止员在持续发送劝止短信、拨打电话的一同,当即指令事主居住地的新港派出所出警找人。民警经过一番寻觅,总算见到了事主。
经了解,当天16时许,事主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市公安局民警的生疏电话,对方称事主的身份信息被别人冒用在外市处理了一张银行卡,该银行卡涉嫌“洗暗仓”,要求事主活跃合作警方作业。事主不加置疑,按要求添加了对方QQ号码,并供应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事主正准备找一个安静的当地合作对方做“保密笔录”时,就被闻警而动的民警寻到。
经过民警耐性具体的解说,事主总算恍然觉悟自己上圈套,立刻依照民警指引,及时挂失已供应给骗子的银行卡,成功保住了2.5万元存款。
民警及时上门对事主陈女士展开劝止作业
用手机给事主发“警官证”“通缉令”?都是假警察!
2022年12月28日15时49分,海珠区反诈中心接到广州市反诈中心下发的劝止预警指令:事主汪女士疑似正在遭受假充“公检法”欺诈。
劝止员当即向事主发送防骗警示短信,并屡次拨打对方的电话,可是电话一向处于呼叫转移状况,无法接通。官洲派出所民警当即上门展开劝止作业。当民警出现在事主面前时,事主一脸错愕。
民警经了解得知,不久前,事主接到了一个假充“公检法”的生疏来电,对方称事主涉嫌“洗暗仓”,要冻住她的银行卡。事主一听就慌了,匆促依照对方指引,用手机下载了“XX讲堂”的APP,敞开了屏幕同享形式。很快,对方经过APP向事主发送了“警官证”和“通缉令”。这下事主愈加毫不怀疑,正准备遵从对方指示,将自己的存款转入对方供应的“安全账户”。
关键时刻民警及时赶到,阻断了事主与骗子的联络,并告知事主,警方办案不会经过手机发送“警官证”和“通缉令”。民警指引事主当即联络银行保证存款安全。事主确认了4万元存款安然无恙,对民警的及时劝止表明深深的感谢。
民警及时找到事主汪女士展开劝止作业
事主在清静当地承受“查询”,民警赶来拆穿圈套
2022年12月29日12时15分,李女士家族来到海幢派出所报警,称李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人员的生疏电话后就离开了作业的店肆,家族一向无法联络上她,忧虑她遭到电信欺诈。
接报后,民警当即在邻近街头巷尾展开寻觅作业,终究在一巷口找到了事主李女士。起先事主回绝向民警泄漏电话内容,称假如告知了民警,自己全家人都要坐牢。在派出所里,民警安慰好事主的心情后,向她耐性具体地宣扬反欺诈常识。事主总算意识到自己上圈套了,向民警坦白了自己的遭受。
当天11时许,事主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人员的生疏电话,对方称在侦查一同欺诈案时,发现一张用事主身份信息处理的银行卡,事主涉嫌“洗暗仓”,需求找个清静的当地承受查询,且通话内容涉密,肯定不能向别人泄漏。事主轻信了对方,供应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因为银行卡不在事主身边,对方称稍后会持续联络事主。幸得民警及时赶来,拆穿了骗子的谎话,为事主守住了5万元的存款。
民警对事主李女士展开防欺诈宣扬
2022年以来,海珠区反诈中心已累计预警潜在易上当大众62万余人,成功劝止阻拦电信网络欺诈159次,挽损金额达4900多万元,成功返还涉案大众上当资金81笔,共199.8万元。
相关推荐